1、自我身份發(fā)生質(zhì)變
孩提時代,孩子們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主要是聽取大人的意見。但是在青少年時期,他們對于自己的感覺和體會空前的清醒,熱衷于考慮個人的優(yōu)點、缺點、特點,或者看上去非常自以為是。同時也往往自夸自己的優(yōu)點,因自己不足而消沉。他們考慮過自己的優(yōu)缺點,有時會覺得自己很優(yōu)秀,有時又覺得自己有缺陷,常常在不自信與自以為是中擔心。
2、子女期望獨立
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對獨立的渴望,大概是他們在青春期叛逆時最顯著的特點,他們不希望接受父母的管教,感到與父母分離,不愿對父母多說話。總是盼望得到他人的認同與重視,期望脫離大人的管束,期望獨立。
3、變化無常的心態(tài)
青少年處于青春期,多數(shù)都是心理變化無常,上一秒鐘非常激動,下一秒鐘又變得暴躁,孩子們變得非常叛逆。
4、性心理的萌芽
無論男女,到了青春期,都注意自己的外貌,希望得到異性朋友的喜愛和欣賞,這個階段也是很多孩子最容易談戀愛的階段。
5、和父母漸漸疏遠
年輕的小孩都會有他們自己的秘密,有他們自己的小伙伴,他們不再依靠父母,碰上事情,自己喜歡看著辦,與父母的關(guān)系就會漸漸疏遠。
6、兒童逐漸關(guān)心如何在同伴中和睦相處
在這段時間里,同伴間的相互關(guān)系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一個正在成長中的兒童,很少能擺脫同輩的傷害,甚至,彼此之間的相處和認同,顯得極為重要。
7、逐步轉(zhuǎn)變與成人的關(guān)系
年輕時就不愿再像小孩子那樣順從父母和老師。他們和大人一樣渴望支配,因此,他們經(jīng)常執(zhí)著地和父母作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