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可怎么辦才好?厭學是當今青少年群體出現較為普遍的現象,讓家長十分地頭疼。為了糾正孩子厭學的情況,家長們總是軟硬兼施,可是似乎都沒有效果。厭學不是橫空出世的,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孩子厭學的苗頭很容易被發現,比如提到學習感到厭煩;作業拖拉,不按時完成;常常抱怨學習枯燥乏味,讀書無用;老師反映上課不認真;成績下降。
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也許已經做好了應對孩子各種反叛的準備,但當孩子真正開始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要求時,父母似乎就真的做好了準備。因為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完成學業,如果將叛逆表現在學校中,就有可能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面臨這樣的形勢該怎么辦?新概念心理咨詢中心,心理專家榮新奇教授表示,改變孩子的厭學需要從多方面引導他們,啟發他們,而不要損傷他們的自尊心,只有認真把握孩子厭學的癥結,做到既對癥下藥,又綜合治理,才能不斷消除和改變孩子的情緒,使他們從厭學的陰影中擺脫出來。
兒子16歲,現在是一名大三學生,有一天晚上,他媽媽發現11點多沒有人,我們就一直等著,直到2點多才翻墻回家。近來還常常借口查資料用手機和電腦上網,家人說他立刻就嫌煩,還說我們不信任他,或直接回我們一句隨你們信不信。家里的人都覺得很冷,說話不聽話,不敢罵人。真不知怎樣才能教育他。咱們該怎么做?
面對高考的孩子,家里人肯定很擔心,但通過你的敘述我覺得孩子在面對高考的壓力下,所采取的應對方式也是導致家人擔憂的原因。
不知孩子星期六晚上2點才翻墻回家,是干什么去的?它是否在學習?此外還用手機查數據還是玩游戲?面對高考不管是學校的考前氣氛,還是來自外部的現實環境,孩子們都處于壓力之下,此時更需要親人的了解與支持,更需要最基本的信任。當你告訴你的孩子:“我說實話,你不信任他。”我感覺到你之間是否有某種困擾?
看見你這么關心孩子的中考,能感受到你對孩子的關愛和責任。目前孩子正面臨高考的關鍵期,通過專業的心理輔導和考前輔導,再加上家長的配合,我覺得孩子應該能考出自己應有的水平。此外,做心理輔導也許會有助于你的家庭成員之間建立感情,建立互信。
小孩中考前、高考前叛逆,對未來孩子的前途影響很大,家長若不掌握科學、專業的方法更好地幫助孩子渡過目前的困境,對孩子可能產生終身的影響。青少年心理咨詢專家溫馨提示,如果你想要專業地教育孩子并為孩子改善親子關系,建議你及時找心理咨詢中心預約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