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生的心理問題有哪些?
1、心理偏差:心理偏差是指每個人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存在的心理問題,它在總人口數中的比例為100%。所謂“金不足赤,人無完人”,就是指現實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偏差。中學生的心理偏移更為常見。初中生心理偏差一般都能正常學習、工作生活。但是,心理偏差卻是所有心理問題產生的起始點,也是造成眾多嚴重心理危機的根本原因,如不能及時糾正和消除,損害了個人整體心理的某些方面,影響了個體心理活動的協調與配合,阻礙了個體的適應性和活動效率,甚至大大降低。
2、心理障礙:心理障礙是一種中度心理問題,是心理偏差和心理疾病的過渡期,在眾多心理偏差的基礎上積累起來,心理要素在結構上的不平衡,即認知、情感、意志、欲望、需要等心理要素嚴重失調、不平衡。初中學生心理障礙多,內在心理沖突多,心理矛盾較激烈,形成一種無法自拔的心理狀態(tài),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現出諸多的不適應、非理性的行為反應,如果不及時疏導、清除,往往會引起嚴重的不良后果。
3、心理疾病:初中學生的心理疾病因其生理特征和生活習慣的不同而與成人有相同之處。精神焦慮癥、神經癥、抑郁性精神病、狂躁型精神病、幻覺、社交恐懼、知覺障礙、青少年精神分裂、病態(tài)人格等。
預防心理問題,家長和學生從何做起:
1、學習心理知識:心理學知識還能解決初中學生在思想、生活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幫助初中學生更深刻地認識自己,達到認識自我,發(fā)展自我,提高自我。提高自我。例如,學會了關于性格的知識,可以讓自己對自己的性格有所認識,這樣才能糾正自己性格中不好的一面。
通過對個性的鍛煉和完善,對情感的學習,可以讓初中學生學會調整情緒,升華情感;學習了青春期心理問題,初中生就能了解青春的心理變化規(guī)律,主動掌握自己的心理變化規(guī)律,主動掌握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才能積極掌握自己的心理。
2、良好的校園心理環(huán)境:一是營造良好的校園風氣,能使初中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形成團結、友善、平等、民主、和諧、奮發(fā)向上的人際關系。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外部環(huán)境。
強化校園動態(tài)文化建設。例如透過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科技創(chuàng)作、體育活動、友誼活動、興趣活動等形式,培養(yǎng)初中生興趣,發(fā)展個性專長。強化初中學生的心理教育,家長可多與教師溝通,及時了解初中學生。對初中學生有過多的行為要進行正確地引導。